琅琊诸葛遗迹和遗族
发布时间:2010/9/30 12:54:24 点击:3329
《三国志》诸葛亮传对诸葛亮的籍贯写的很明白:他出生在“琅琊阳都”。而阳都故城就在今天的山东沂南县砖埠乡黄疃村一带,两千年前的古诚遗址保存完好。这是诸葛亮人生旅途的第一站。从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到明清两朝的《沂州志》均有明确的记载。古城建于沂河的两岸,夯土层城墙和石砌的墙基依稀可见。城址中有汉画像石古墓出土。宫殿遗址中有大量汉代砖瓦的积堆。古城遗址的东南角建有诸葛亮的纪念馆——武侯祠。祠中高大的银杏树已历尽千年苍桑,院中立有汉代中心有穿孔的画像石碑,祠中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。四壁有名人的题字,殿内还展示了阳都故城的出土文物,大量的陶器和铜器记载着当年阳都城的辉煌历史。
阳都故城的所在地沂南县,近年以在县城之西山铸了一尊诸葛亮的大型铜像。数里外即可看到诸葛亮端坐在四轮上,手执羽毛扇远望东方。显示了他当年南征北战的英姿,铜像的四周刻有大量的浮雕,皆《三国演义》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,如今已建成公园每天接待四方来的游人。从阳都帮城南去数十华里即到达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。在镇北的茶山东麓有一座古墓。据临沂的史志记载,此墓为诸葛亮的祖墓。“文革”时此墓被挖开,从出土了铜镜和错金银人形镇。墓前立有石碑,只称是“武侯先茔”。到底是其哪一代祖先尚待考证。离此古墓大约20华里的诸葛城村,是一座汉代古城遗址。明代的《沂州志》即称之为“诸葛城”,城中建有“武侯祠”。从残存石碑看此祠明代即已存在。此祠“文革”时被毁,今拟重建。
从诸葛城南去三十华里即到古开阳城北的小涑河,河南岸有古堤。《沂州志》称之为“诸葛堤”。显系地方人士为纪念诸葛亮而命名的。过堤即到古城北门“瞻崇门”。城楼上层为“武侯祠”,内塑诸葛亮面向正北望着他的故乡阳都。 进来临沂城南去即到明代的古建筑“五贤祠”,内祀诸葛亮、王祥、王览、颜真卿、颜杲卿五位古琅琊的名人。院中御碑亭中有乾隆皇帝的题诗:“孝能竭力王祥览,忠以捐躯颜杲真,所遇由来殊出处,端推诸葛是全人。”可见弘历对诸葛亮的评价为最高了,称其为“全人”。此祠亦毁于“文革”,今计划在“王羲之故居”内重建。特别值得研究的是祠内旧存一隋代造像碑《诸葛子恒平陈颂》,此碑记载了隋代临沂有大批的诸葛氏族人参加了平陈的战争。此祠还藏有数块北齐造像碑,碑中记载了有诸葛氏族人参加。说明了在诸葛亮的故乡始终有大量的诸葛氏家族存在。
从临沂城东行约四十华里有一大坊坞村。此村自明代即有诸葛氏族人聚居并建有“武侯祠”。他们到底何时由阳都迁此,尚待考证。诸葛亮虽然少年时代就离开了临沂,而且一直再也没有返回故乡。但是他故乡的人民都一直在怀念他。临沂城内的五贤祠明清两朝皆被列入了国家正典祀。而且纪念他的祠宇也遍于城乡,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观,足见诸葛亮的形象在家乡人民的心目中是何等的崇高与伟大。